close

副牌

 

火之王---創造者 

    圖像:禪師代表警覺、覺知,你要有覺知的行動,有覺知的說話、有覺知的起心動念。火是行動力,能量的象徵。禪師手中的光,代表清楚明白如何使用這股能量。

 

    內文:為何這張牌作者用禪師的形象來代表呢?禪代表覺知、警覺。

要覺知甚麼呢?覺知因果的關係。如果你人在高雄要想去台北,你的方向就要往北走,如果你往南走,你走再久也到達不了台北,因為方向弄錯了。明白因果的關係,是指明白要得到甚麼果,你就要去做正確的因。例如:想要有錢,就要做財布施,因財布施是有錢的因果關係。

    這是創造者需要覺知的,那甚麼是創造者需要警覺的呢?創造者是透過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和意念的行為來創造,你要警覺三者都在正確的方向。

例如:身體的行為,女生在穿著上不能太暴露,因為穿著太暴露會引發別人的邪思邪念,引發不良的社會風氣。這對創造者來說,是損福的。

例如:剛才說財布施得財富,但因穿著暴露而損了福,你應得的財富就折損了。雖然還是得財富,但減損了一些。

    還有言語的行為,說話要基於禮,說話要有禮節,我看到現在人講話很隨便、很輕慢,而且還把隨便與輕慢當作是一種時尚,這也會折福。還有講話要先站在對方的立場想再說出口,這樣的言語就會比較和緩。

    最後是意念的行為,它是無形的,但也是最關鍵,因為身體的行為跟言語的行為都源自於意念的行為。所以意念行為極為重要,務必讓自己的意念跟儒釋道三個根相符合(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你的意念要跟這三者一樣,善念會感召善果。

    創造者必須對身口意這三者有覺知有警覺,因為你想得到的東西,就是透過這三者來創造的。

 

    敍述:來自天界的高靈,賽斯說,你創造了你的實相,如果你對你自己的現況不滿意,那麼你就要檢查你的意念,並將它朝向真善美的方向。佛也在經上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今世不論順境、逆境都是你自己的創造。

人活在世間,所追求的東西無外乎智慧、財富、健康、工作、家庭圓滿。如果你了解道理,你就可以循理來擁有它們。智慧來自於法佈施,例如,為人演說正法或流通善書;財富來自於救濟貧人、供養三寶及財布施;健康來自於布施醫藥給貧苦之人或為人排解苦惱、困難。你平日所作的點點滴滴,包括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思想的行為,都在創造你自己的命運。

另外,如果行善而不求回報,你所得到的回報將是無限的,而且更能享受那純粹的創造力。

牌義身口意的作為,善用資源和能力去逹成

 

火之---分享 

    圖像:火之后,背景是豐盛的植物,手中拿的葡萄、石榴還有蠟燭。石榴在古代,唯有皇室才能享有的水果,火之后把唯有皇室所享的豐盛都拿出來與人分享,代表她把最好的都給別人。燭光代表知見,火之后不僅分享食物,也分享她的洞見。

 

    內文:分享是美德,也為自己増福。對貧困的人家給予物資與資金上的幫助,可暫時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但是物資的救濟無法改變一個人貧窮的命。要改變貧窮的命要靠教育。

    所以古之聖賢人,基督教的耶穌、回教的穆罕默德、佛教的釋迦牟尼佛、儒家的孔子等均用教育助人離苦得樂。

    教育是世間最偉大的慈善事業。當然在物質與金錢上的救助也暫解別人的燃眉之急。但要轉變命運,還是要靠教育。教育分五大類:倫理、道德、因果、哲學、科學。

    孔子的教學分四大類:德行,言語,政事,文學。

我們現在的教育偏重科學技能而忽略道德。這是社會亂象,人民受苦的根源。

 

    敍述:奧修師父說,你給得越多,你就擁有越多;你給的越少,你就擁有越少。如果你根本不給予,你就什麼東西都沒有。這是因果法則。有沒有經典的依據呢?有!佛在「大寶積經」中的入胎會裡提到,為什麼有人出生在豪門家,有人出生在貧賤家,這些都不是偶然發生的。當投胎者的中陰身見到有緣的父母時,如果投胎者福報厚,父母福報薄時,則不入胎,反之亦然。唯有在投胎者與父母的福報相等時才會入胎。所以,你會出生在豪門家或貧賤家完全由你的福報厚薄來決定,一點都怨不得人。給予會讓你越富有,付出會讓你越有能力。大陸胡小林居士有一天帶著幾萬元的人民幣去探望他公司中一位罹癌的員工,當他步出醫院時,他流著淚,望著天空,他說,他從來都不知道付出是這麼一件讓人感到幸福的事。他是公司的老板,以前對待員工苛刻,也為了搶訂單,攻擊同業,把自己搞成嚴重焦慮症及癌症。後來,是聽到老法師講「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才恍然大悟。原來財富不是爭奪來的。然後,他開始學「弟子規」,也帶領員工一起學習,現在,不但管理時間減少,也因對員工及客戶的付出,現在每年的營業額都超出自己的想像。目前,他是中國大陸落實中國傳統文化,帶動經濟發展的實證企業之一。

牌義給予、付出

 

火之騎士---強烈  如果你的找尋夠強烈,你會消失,只有找尋在,而你不在

    圖像:一個人火速向前行,背景形成三角形箭頭,指向一個目標,是專注地持續朝向一個目標。

 

    內文:任何事情要成功,除了專注外,還要有持續力。投注所有的精力在一件事情上,很全然的去做一件事,那是一種享受。

例如:讀書讀得很忘我,讀到晚上12點還捨不得把書放下。

當我們有一種欲求,加上行動力,再加上持續力,這種強度就會產生,有些人把目標定在追求財富,有些人追求名聲,有些人追求愛情、安全感、健康。每個人所追求的東西都不同,但有一件事是相同的,就是你要以正當的手段去獲得。

不然即便你獲得了也很快就失去了。

    「大學」裡有一句經文是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意思是如果你以不正當的手段賺到了錢,這些錢也會因災難而花出去。所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定要以正當的手段去獲得你要的東西。這張牌還是要以創造者那張牌的警覺,覺知來使用這個能量才好。

    這是世間的欲求,如果是非世間的欲求。例如:修行這件事,那麼堅持的持續力就很重要,每日要有定課,最重要的事,對師父的教誨要依教奉行。

 

    敍述:在孔子的弟子中,孔子稱讚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回是樂什麼呢?「貧」沒有什麼好樂的,顏回是樂「道」。顏回樂在孔子所傳的法味中。這也是古大德常說的:「世味那有法味濃」。顏回所嘗到的法味,讓他即使過一簞食、一瓢飲的生活也樂在其中。奧修師父也說,如果你的找尋夠強烈,你會消失,只有找尋在,而你不在。另外,十善業道經裡,佛教我們,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個方法讓我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善法上。

論語曰:子路有聞,未至能行,唯恐有聞。子路聽聞到一善法,在未落實之前,很怕再聽聞另一善法,而無法並行。子路實踐善法的強烈,很值得我們學習。

牌義專注、持續

 

火之小兵---遊戲的心情  喜悅是你本有的,你需要的就是往內看

    圖像:一個小丑,在跳舞。小丑本身就是喜悅的代表,他的職業就是帶給人們快樂。

 

    內文:當你是嚴肅的,你就變得封閉。當你是喜悅的,生命就會流動。

喜悅不需要有原因,它不需要依靠外在,它是本來存在你心中,它像噴泉一樣,源源不斷往外流。只是我們太嚴肅,沒有看見它,或者是我們太嚴肅,而凍結這喜悅的能量。

    當你是封閉的,生命就死了。當你是流動的,生命就活過來了,我們都知道植物需要陽光、空氣和水,生命也一樣,它需要喜悅的灌溉。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每件事都有福也有禍,每件事都有這兩面。

    所以以後若遇到不好的事情,你就去找它正面的意義。例如:一塊田地雜草叢生,對地主來說不是好事,因為他要花錢請工人除草,但對工人來說它是好事。況且,不論你是用嚴肅的心情或是遊戲的心情,事情總是要面對。所以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嚴肅。

 

    敍述:「能量醫療」這本書的作者,唐娜,伊頓,是我看過把七個脈輪解釋得最詳盡的作者。她說,她每次在幫人閱讀第二脈輪(臍輪)時,不管這個個案以前遭遇到多麼悲慘的經驗,人的第二輪,那個純粹喜悅的能量都不曾被污染過。第二輪(臍輪),是情感的中心,蘊含著喜悅與創造力的能量。我的童年過的並不順遂,喜悅是早已遺望的滋味。但現在我想重拾它。記得以前上神秘玫瑰靜心時,發現內在有很多喜悅。現在當我往內看時,常可連結這股能量。喜悅不需依賴外在的刺激,喜悅是你本有的,你需要的就是往內看。

牌義:不要把事情看的太嚴肅

 

火之---源頭  當我們回歸源頭時,就有無盡的寶藏可以取用及創造

   圖像這張牌有兩個意思一個指源頭,一個指作

以太陽來象徵創造的源頭能量的源頭當它指向作為它跟主牌創造力類似,主牌創造力指創造的媒介透過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跟意念的行為來創造當他指向源頭他跟主牌存在這張牌比較接近是我們共同的源頭是我們的整體

    內文就個人而言創造的源頭來自因為身體的行為跟言語的行為都來自意念的行為你的念頭就是創造的源頭所以如果一個人時時有不好的念頭而希望有好發生那只會事與願違因為那不合乎因果定律

就整體而言創造的源頭來自群體你並非孤伶伶的一個人降生於世,你有有形與無形的群體資源這些有形與無形的人都是跟你有深厚緣份的人,而無形的群體資源大於有形的群體資源,倍之多

    有型的群體資源例如我們看慈濟的慈善事業他能夠凝聚這麼多的人力資,他來自群體的力量,而群體的凝聚力來自每個人的源頭那個源頭就是愛

    無形的群體資源宇宙中有不同的維次空間來自高維次空間的靈體會幫助地球上有緣眾生所以所發出的細微意念,都會被接收被了解並獲得回應回應的方式因人而異所以你有善願天必從之無形的群體資源你一臂之因為我們來自同一個源頭而這源頭的核心就是愛。把愛化為具體的行為就是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的行為所以你的頭要跟這些經典相因為你的念頭就是創造力的源頭

 (了凡四訓云:凡日用間發一言行一事不為自己起念全是為物立則)

 

    敍述:當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聽五祖忍和尚為其講「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大徹大悟,而說出了下面這五句話:「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能生萬法。」這五句話就是「源頭」以及它的特性。「能生萬法」就是創造力,當我們回歸源頭時,就有無盡的寶藏可以取用。問題是如何回歸源頭?釋迦牟尼佛就是為了引導眾生回歸源頭而為我們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這四十九年佛為我們說些什麼呢?是否可以用一句話來做代表?佛在「金剛經」上說:「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是經典之句,宇宙人生的真相,一切人事物我們都無法主宰,為這些無法主宰的人事物而起心動念、執著就錯了,放下執著,分別、妄念,你就回歸源頭了。

牌義:作為、很強的能量、你的作為要先想到整體的利益

 

火之2---可能性 

    圖像一隻單獨勇敢的老鷹高飛在空中當他飛得越高他的視野就越廣闊

這張牌告訴你你有可能達到這樣的高度你有可能體驗到這樣的

    內文:奧修師的世界是一個經驗的世界他的話語不是抽象概念而是真實經驗他的話語他的靜心都在把你帶向那個可能性一個抽象概念只會增加一個知識但是一個真實經驗卻會帶來改變它是一個內在的成長例如:奧修師父讓風穿過你而不是經過你師父不是在講理論他要你去經驗當你經驗讓風穿透你你跟風的關係就不一樣你跟風成了朋友你跟風成了一體你的存在就更豐富了你要如何經驗到這些經驗呢你要經驗,你就必須是敞開的但是當你是敞開的你也必然是脆弱的所以,敞開變成是一種冒險因為你不想要成為脆弱的所以你把自己包裝成一塊石頭,於是乎你把一切的可能性都擋在外面了成長就變得不可能了今天你來上這些課就是提醒你放掉那些堅固的執著因為有放掉那些堅固的執著來自更高的可能性進來這個可能性不只是靈性的經驗也涵蓋生活的層面例如財布施得財富如果你沒有做財布施這件事你就不可能財富你就不可能去經驗這個可能性這張牌如果出現在你的解牌代表你有可能去經驗更高觀點的經驗例如上次在講解牌時提到師父告訴我別人找你麻煩是消你的業障以前我不相信這種事直到我經歷事件後我才真正相信這句話並且對找麻煩的人從討厭變為感激經驗這個可能性提高了自己的境界從不可能可能這張牌提醒你目前你處在

這個可能性」中所以如果你想要成長你一定要學會不計較學會放下因為執著讓你像一塊石頭堅硬的石頭任何東西都無法進入

    敍述:人生有無限的可能性,在不同維次空間裡,隨意意識的提升,你能突破維次空間而經驗到他方世界的事,賽斯的靈媒珍、羅勃茲(Jane Robers)就是一例。她能在空中讀取千古年前聖人所遺留下來的手稿。另外,在人的維次空間裡,我們內有貪瞋癡慢疑,外有財色名食睡的誘惑,引發我們喜怒哀愛惡欲等情緒,而當我們意識提升時,就能轉這些煩惱為菩提。一切的可能性向你敞開,隨著你的選擇,當你是有意識的,隨之而來的是快樂,當你是無意識的,隨之而來的是痛苦。這一切的可能性依你多麼有意識而定。

義:在將了解與了解之間

 

火之3---正在經驗 

 

    圖像一個女人在碰觸一棵古老的樹。她碰觸但並沒有看那棵樹而是閉起眼睛向內去感受這棵樹的訊息,她不是用眼睛,她是用心去讀那棵樹我記得蔡琴曾經有一首歌叫讀你如果有人想讀你你會有什麼感受你會有被人了解的幸福感嗎?她的衣服是多彩的代表的內在是多彩的,她能接這顆樹豐富的訊息這張牌告訴我們放掉你的自以為是心胸去體驗

 

    :奧修師生命是一份需要去經驗的禮物而不是需要去解決的難題但我們實際的情況恰好相反我們感覺到的是生命是一份需要去解決的難題為什麼會這樣這是我們生活在工商時代的代價在工商時代中我們被要求速度與效率我們在頭腦的驅使下,催趕自於是我們的感覺跟感受的敏感度就被壓抑頭腦催促我們達成一個又一個的目標於是我們被訓練成機械式的生活,作很機械式的反應為了就是滿足慾望但滿足更多慾望並沒有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

    我在印度的生活很緩慢,尤其是後面那一兩個月,我過著沒有目標的生活,我常坐在我的庭園裡望著天空、望著樹。我回來台灣以後,我哥跟我講話時,他覺得我的反應變慢,他認為我變得遲鈍,但我看他,我覺得他是機械式的反應。

如果這種生活模式不能帶來快樂那麼現在正是改變的時候了每天給自己一個小時慢下來生活吃飯的時候感覺與食物的接觸感覺食物和舌頭間的互動感覺食物如何進到你的口裡你如何嚼等等喝水的時候感覺水如何通過你的嘴巴食道然後進入你的胃走路的時候感覺腳板和地面的接觸;洗澡時感覺水與泡沫間的觸感總之在生活中慢下來感覺更多的覺知與感受在你所接觸的人事物中

    你可以每天花一個小時時間在慢活中來恢復你的感度在慢活中,在恢復敏感度的過程中 能降伏的心浮氣躁

 

    敍述: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騁馳田獵令人心發狂。」我們的敏感度被過度的色聲香味刺激而鈍化了,以至於我們對外在環境、人事物的感受不再敏銳,這會使我們離真知愈來愈遠。另外,奧修師父也說,我們喋喋不休的頭腦以及它的慣性阻礙了我們處於當下,處於事實真相的能力。例如,當你看到一朵玫瑰花,你的頭腦就把以前對玫瑰花的認識定義為眼前這朵玫瑰,但事實的真相是,以前的玫瑰花跟眼前這朵玫瑰不可能相同。我們用舊有的認知,一直在錯過新的生命。整個宇宙跟你自己是一個有機體,時時刻刻都在更新它自己,所以,你不可能同時踏入一條河流兩次,因下一個片刻跟前一個片刻的河流是不同的。有一次,奧修的廚師跟師父說,我可不可以不要再做相同的食物給你吃,我已經做它做了幾十年了,師父回答,我每一次吃它們,就好像是第一次吃到一樣。要恢復敏感度,要先停止喋喋不休的頭腦。看,但不要定義,就只是看。你可以做一個實驗,當你走在馬路上,看見行人,你的頭腦就不由自主開始喋喋不休,開始評論;他們的高矮美醜……,但當你有覺知,就可以停止這種無意識。其次,練習碰觸與被碰觸、看與被看、被穿透……等等,恢復敏感度的方法。當你碰觸杯子時,下一個片刻也感受被杯子所碰觸,互相交替去感受,因碰觸與被碰觸它們有不一樣的能量。又看鏡子,下一個片刻感受被鏡子看,又聽聲音,不只是聽,要讓聲音穿透你。

    這種練習會大大的打開你的感知力。如同高靈克里昂說:「如果你能夠閱讀能量,你的所知所感將更為遼闊」。

牌義 以不同觀點看人事物、停止機械化的反應、慢下來

 

4---參與  儒家談人與人的倫理關係;道家談人與山河大地的關係;佛家談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

 

    圖像圖案中間是一個陰陽太極圖每個人的手,都參與在這。陽代表給予以白色為代表;陰代表接受以黑色為代表圖案中4個人每個人的手都是一手往上,一手往下往上代表接受往下代表給予太極圖及外圍的圓圈都是彩色的代表透過每個人的參與整體才能運作外圍是花代表透過每個人的參與整體才能是美好的

 

    內文每個人都不可能單獨存在幾天不喝水你就會死幾天不吃,你也會死幾分鐘不呼吸你也會死但你感激過水嗎你感激過太陽嗎感激過食物嗎你感激過樹林與空氣嗎如果你沒有感激那你怎麼能夠慶祝如果你沒有感激那你怎麼能夠回報。如果你沒有感激,那你怎麼能夠感覺到幸福。況且我們一日所需百工斯為備你中午吃的那一碗麵 ,這碗麵,你要感謝多少人的付出從農夫的栽種麵食的製作到工人的運送到廚師的辛勞如果沒有這些人的付出你就算有錢你也吃不到一碗麵所以弟子規說人所能,勿輕訾;己有能勿自私 就是說別人有能力你要欣賞要讚嘆自己有能力不可自私不可捨不得付出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你要感激這麼多人你對人的恭敬心就油然而生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都在說明人與人之間一個善的循環你想得到什麼你就要先怎麼付出在參與中你希望別人給你什麼你就要給別人什麼目前人類的貪欲為了增加產量對土地及動物都不友善對土地過份的農藥跟施肥對動物施打賀爾蒙生長激素生素,但到最後這些東西都回到人類身上導致疾病叢生這是人類要覺醒的你怎麼對待大自然跟動物大自然跟動物就怎麼回報給你所以在參與的過程中你怎麼栽你就怎麼獲得

    敍述:宇宙萬物是共生共存共榮的,人也不例外,是無法離開關係而獨立存在。所以,在傳統文化裡,儒家談人與人的倫理關係;道家談人與花草樹木、山河大地的關係;佛家談的範圍更大,談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

    佛在十二因緣法裡為我們說明,人是帶著前世的業力來投胎的,業力是如何形成的呢?業力是由身口意造作所累積而形成的個人習氣。每個人不只帶著個人的習氣走進團體,在團體中,人與人之間,還有更奧妙的因果關係牽連著。佛說人跟人之間如果沒有四種關係就不會聚合在一起,哪四種呢?報恩的、報怨的、討債的、還債的。這四種關係,在家庭中尤為顯著,例如父慈子不孝或子孝父不慈,當然,這四種關係存在於各類的關係中。

    所以,在關係中,如果遇到來找麻煩的,那可能就是來報怨的。在因果法則裡,怨是一定要了,債是一定要還。來找麻煩的人,一定是我前世也找過他麻煩,所以,他才會這樣對我。能這樣想,這個怨就能了,如果我還起怨恨心,報復他,那生生世世就沒完沒了。

    所以,在人跟人的關係裡,對於別人的習性要包容,然後,等待時機再勸諫他。對道理的明白,對因果的通達,你自然就知道要如何來面對。

牌義:給予和接受加入參與

 

5---全然  唯有身口意三者是一致的,你才享有全然

 

    圖像三個空中飛人在空中拋接下面沒有任何的安全措施只要一有一個閃失就無法挽回了所以當下這三個人非常專一心在這件事上

 

    內文:奧修師教導我們要全然的生活做什麼事情都要很全然如果你很全然的生活生命將會是一份需要去經驗的禮物什麼叫全然的生活如何全然最簡單的理解是在一個時間只做一件事例如吃飯時間只是吃飯吃飯吃很全然意味著你清楚你是如何,清楚食物嘴巴的感覺感覺食物與舌頭感覺食物的味道,感覺吞嚥及食物如何滑過你的食道你清楚每一個當下的發生這就是吃飯吃很全然的意思還有走路的時候感覺腳在走路感覺腳底跟地面的接觸感覺走路時身體的移動這就是走路走很全然的意思你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挑幾樣練習吃飯時走路時菜時、洗碗時洗澡時挑幾樣比較簡單的來練習全然當你很全然去做某些事你會變得更放鬆更享受你所做的事

    相反的有哪些情況會影響你的全然呢譬如吃飯時滑手機吃飯時看電視並沒有處在吃飯那個當下去品嚐食物還有走路時想著到達目的地之後,想趕快做什麼事沒有覺知你在走路這種分心就會讓你不全然所以當頭腦或你的心跟身體分了家你就不全然了所以你要日常生活中從簡單事物中練習你的身體在哪裡你的頭腦跟心就要在哪裡還有剛開始全然比較不適合在工作中練習因為有些工作比較需要用到頭腦

 

    敍述:全然代表身體、頭腦跟心的一致與和諧。在當下這一個片刻裡,三者是合一的,和諧而沒有衝突。

但是,在日常生活裡,頭腦或者說是欲望卻把我們拉向不同方向,以至於我們的頭腦、身體跟心是分裂的,例如,你的身體在廚房忙,頭腦卻想著市場裡沒買到的菜,心裡還掛念著要到學校接小孩;或是身體在洗衣服,而頭腦與心卻又各自紛飛。在生活上可以列舉出許許多多類似的情況,而只要身體、頭腦與心不能一致運作,你就有某種程度的苦惱。唯有三者是一致的,你才享有全然的。全然的行動,全然的,全然的看……

靜心的藝術就是在幫助你在每一個片刻裡是全然的。師父在〈靜心觀照〉一書中提到,當身體、頭腦與心是和諧時,你就進入那第四的~觀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如何做呢?首先從身體的感受來覺察,然後再覺察思想的來去,最後是情緒的起伏。永遠都要從較具體、粗糙的身體層面開始。全然所帶給你的益處是,如果你做的事是合乎自性,透過全然,你將得到滋養;反之,透過全然的擁有,你就可以全然的捨離。

牌義專注專一在一個時間只做一件事投入

 

火之6---成功  事情如果是成功的,你就去享受它;如果是失敗的,你就去經驗它

 

    圖像老虎是力量的代表象徵威嚴、權勢與地位。一個人騎在老虎上,象徵擁有權勢與地位從天而降的彩帶代表接受眾人的喝采這位仁兄成功的行走在地球上

 

    內文我們都喜歡處在順境我們都喜歡成功當他們來臨時享受它其實人在順境時是消福報的人在逆境時消業障的所以真正明白道理的人處在順境時不會把福報消掉(什麼是福報有錢有地位、有力、有名聲有能力才幹)所以明白道理的人有錢時不會拿去揮霍,而是拿錢去造福,布施給需要的人有地位權時不會拿權力來損人利己而是拿權力去造福人群例如立法委員透過公共建設不會仗勢自己的權勢去拿回扣,而是透過自己的權勢造福人群有名聲的人例如演藝人員演藝人員是家喻戶曉的人物用演藝人員的名聲來做公益廣告這也是拿名聲來培福;有能力有才幹的呢?像張大千楊日松齊白石我聽說大陸畫家齊白石他畫兩隻蝦子那兩隻蝦子的價錢等於你們家一棟別墅的價值所以有能力有才幹的可將他的能力才幹傳承,做培養人才的工作這樣這些能力才幹才不會失傳就像弟子規說的人有能勿自私人一自私,很多好的東西就失傳了我聽我的老師說古代醫療比較不普及的時候那些住在高山偏遠處的居民發出聲音動身體的方式來醫治疾病但這種醫療技術無法用書方式流傳下來只能靠口耳相傳而且發要正確才能治病只可惜這種技術已失傳所以就像這位仁兄騎著老虎行走在世間受人歡呼時記得不要消福而要培福就像孝經說的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古人真的是很有智慧。

 

    敍述:佛在般若經上說,「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個「法」指宇宙中所有人事物,以「法」這個字做為萬事萬物的代名詞。「無所有,畢竟空」,所有人事物都無法執持,所以「不可得」。佛又說「諸法無我」,宇宙中所有人事物你都無法主宰,對於你無法主宰的事,如果你執著於它們,你必定會受苦。

    了解這個真相之後,幫助我們有智慧來應對日常生活之事。事情如果是成功的,你就去享受它;如果是失敗的,你就去經驗它,不論成功或失敗,這些經驗都會來來去去,你要在這個過程中學習「沒有選擇的」。對外在愈沒有選擇,你內在就愈完整。

對於「沒有選擇」或「空」的議題,不能離開人群來修練,如果離開人群,那就會落空。「空性」要落在「幻有」來修練,要在布施、忍辱……六度波羅蜜中來修練。

牌義:處於順境中、成為沒有選擇的、沒有問題的。

 

 

火之7---壓力  所有私人的目標,都無法避免壓力、壓力來自貪瞋癡

 

    圖像我們形容一個忙碌的人有三頭六臂這位仁兄也差不多了他有四隻手不但要吹喇叭還要拋火燭,三隻腳還要忙著踩氣球他整個臉是緊繃的五官都糾結在一起他腳下還有一隻猴子威脅著他催促他這個壓力的來源有可能是別人給你的也有可能是你給你自己的

 

    內文:當你想達成一個目標但這個過程又有很多不確定性這壓力就產生了因為你想要排除那不確定你想盡快達成目標你自然就會給自己壓力你們覺得如何達成目標又沒有壓力呢?如何達成目標,又可以降低壓力呢?其實只要你有慾望你就無法免除壓力所以少欲知足是降低壓力的方法之一現代人壓力真的很多有房貸的壓力學業的壓力工作的壓力競爭的壓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壓力你們要不要說說看你們的壓力呢要如何來降低我們所面對的壓力呢其實當你了解道理了解真相後你在面對壓力時就能調解壓力減輕壓力

    我們生活在群體裡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個努力都以群體的方式在運作這個群體的背後有一股巨大的因果業力在運轉,於是在群體中人與人之間隨著因果業力的不同而分為善緣與惡緣善緣的人是來報恩的;惡緣的人是來找麻煩的譬如你是業務人員你很容易成交的客戶跟你是善緣;但有些客戶忙了很久還是白費功夫那是惡緣。又譬如你是業務主管有些下屬不用你操心他就會自動自發把事情做好這是善緣而那些唱反調的找麻煩的下屬就是惡緣。所以在群體裡做你能夠做的然後看你就會知道哪些是來報恩哪些是來找麻煩的來報恩的是來消你的福報來找麻煩的是來消你的業障所以來找麻煩的也不是壞事都是有前世的因果其實我們會希望來報恩的多那你現在就要常常給別人恩惠那你以後才會有人來報恩所以做業務不是靠競爭成交是靠福報既然做業務不是靠競爭,就沒有競爭的壓力了我以前是做業務的因為壓力大得了大腸急躁症那是壓力引起的如果我當時有了解到這些道理我就可以調解壓力降低壓力我感謝那些來報恩的客戶我也感謝那些來消我業障的客戶你了解這些道理後你會很心甘情願的去付出因為你知道你的付出必然有因果的回報當時機成熟時事情自然會發生自然會有人來報恩凡事都有因果法則事情的背後都有因果在運作你給自己的壓力並不能違反因果法則那你又何必給自己壓力呢

 

    所有私人的目標,都無法避免壓力、壓力來自貪瞋癡。

    以前有人告訴我,有房子、車子、年薪百萬,這樣才算是成功的人。有壓力才會有進步,有目標才能達成夢想等等,但當我達成夢想時,卻突然發現輪迴的無意義因為當死亡來臨時什麼東西也帶不走。外在的成功,只是更凸顯我內在的匱乏與迷失,而且,工作壓力讓我的神經系統、免疫系統下降。

    迷失才會有壓力,貪欲才會有壓力。迷失與貪欲都來自私人的目標,而私人的目標大都違反整體的目標。整體的目標是什麼?以中國傳統文化來說,整體的目標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如果你的目標符合整體的目標,你會得到整體的支持,整體的滋養,不但私人目標能達成,你的步伐也會漸漸朝向安穩;反之,則會有不安與壓力。

古大德教導我們,處事「公則明」,如果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為公,你的眼光自然清明。淨空法師教導我們,做事要隨緣,有緣份做,就要努力作,沒緣份,就不強求。

牌義:壓力

 

火之8---旅行 

 

    圖像圖片上是一座山嶺,在這長長的路徑上有一行人在路徑中行走這張牌告訴我們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目標上其實過程是更重要的過程就是目標在旅行中每一個過程都是目標

 

    內文這張牌在提醒我們不要匆匆忙忙的達成目標而喪失對過程的耐心不要為了趕路而沒有覺知當下不要為了快速的達成目標而沒有務實的在每一個過程中如果你務實的在每一個過程目標自然而然就達成了目標方向路徑就是那個過程路徑走的好目標就達成的好例如結婚是一個目標但在婚姻中的學習跟成長對我們更具有意義它讓我們更成熟生孩子是一個目標但在養兒育女中,才真正體驗到為人父母的辛勞而且透過養孩子讓我們變得更堅強所謂女遇母則強過程可以帶給你很多的學習所以你不需要忙的趕路

 

    敍述:永遠都不要匆匆忙忙,因為在匆忙中,你會失去每一個當下,而每一個當下才是真實的片刻,你存在的片刻。當你匆忙趕路時,你會錯失身旁的花草景色。所以,當你匆忙到達目的地時,你反而會有一種失落感,而為了避開失落感,你不得不另立一個目標,然後,這個模式就一直循環下去。

現在,這張牌提醒你,慢下腳步,過程就是你的目標,享受過程,享受當下,享受你在做的每一件事,那麼,每一件事就是神聖的。

牌義:過程就是目標、移動、改變。

 

火之9---精疲力竭  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說: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

 

    圖像一部垮掉的機器因過份的運作而支離破碎。它隱喻當我們體力透支時,我們的身體也有可能像這部機器一樣垮掉

 

    內文你們覺得現代人比較幸福還是古代人你們覺得現代社會比較安定還是古代社會比較安定全世界有個國家,它的國民生產力是全世界倒數數一數二的的人民幸福指數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你們猜是哪一個國家不丹為什麼貧窮的國家但人民很快樂為什麼在什麼情況下一個人會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

不懂道理然後自己亂搞

二、追逐慾望人可以有慾望但你要知道如何求得

不安全感自卑...很多原因

    古人有句話叫,『眾生苦,因聖教衰。』眾生所以苦是因為沒讀聖賢書所以不知道如何過正確的日子。古聖先賢的教是讓我們平平穩穩的過生活古人的教有哪些分三大類

一、就教育而言中國古人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因為有家庭教育才能落實學校教育有學校教育才有社會教育才有宗教教育所以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核心但現代人忽略了家庭教育以為孩子的教育是老師的事是學校的事。試如果父母都不動孩子了老師教的動嗎所以家庭教育很重要很多社會的問題都是從家庭的問題延伸出來的以前的家庭教育是先學弟子規三字經再大一點的孩子就四書五經所以好的家庭教育是社會安定的基礎。易經上有一句話『蒙以養正,聖功也。』 兒童教育家庭教育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業因為是源頭源頭好自然就沒問題

二、就年紀而言小孩要培福,壯年要造福,老年才享福所以小孩從小就要養成節儉的習慣因為要培福,所以手機不要用太好陽春的就可以了壯年要,要多行善事,老年時才享福

三、就角色而言,要敦倫盡份,克五倫應盡的職責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你在什麼角色克守什麼職責。古人的教很多我只是一二。古人教誨無不是希望我們過得幸福快樂近代有一位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說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亂象,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孔孟學說的入門在弟子規佛法的入門在太上感應篇與十善業道經

 

    敍述:欲望會蒙蔽心智,不斷追求物欲的結果,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愚癡。不斷追求快速、效率的結果,讓事情本末倒置。鄭捷事件,讓他的父母驚恐,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變成這樣;學校霸淩事件,讓老師感到學生不好教;社會事件層出不窮,讓警察單位疲於奔命;恐怖攻擊,讓世界處於動盪不安,小從家庭,大至國家、社會都處在混亂中。以上問題的根源在哪裡?古人說:「眾生苦,因為聖教衰」,問題的根源出在教育!現代,雖學校林立,但現代沒有教育。現代的教育著重技能教育,而忽略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倫指倫常,是人與人之間應有的際份、應盡的本分,現在社會,男女關係混亂,界限不清,導致離婚率上升,這是社會、世界動亂的根源。道德仁義禮智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但現代人卻視為八股,不合潮流,故道失而後有德,德失而後有仁,仁失而後義,義失而後禮,禮失而後天下大亂。古人把問題根源看的清楚。現在的教育都不重視禮節,問題的根源是其來有自,尤其是因果教育更被視為迷信,導致人民什麼惡事都敢做,無所忌憚。

    所以,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西元1970年就提倡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在古代,「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是安定社會之鑰,是一切建設的基礎,所有政策都要為教育服務。

牌義:能量耗盡了體力透支

火之10---壓抑  「中庸」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圖像圖片中的人他的能量被框在石柱裡,可以看到他並沒有下半身沒有下半身意著他並沒有著根在事實裡上半身能量屬靈性下半身能量屬物質沒有下半身跟真實沒有太多的連結他的頭腦全部被烏雲所覆蓋,以致於沒有看到真相他身體的能量被繩子綁住但那個壓抑的能量在找機會釋放所以看到石柱外那個牆有裂痕那個能量有可能被釋放

 

    內文你要了解壓抑這張牌就必須知道壓抑是怎麼產生出來的每一個能量背後一定有推動的要素。信念產生情緒情緒產生行動力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能量行動力產生了一個結果這個結果又產生了另一個信念這個信念又產生另一個情緒週而復始的循環當外在的發生你的信念,便產生了煩惱的情緒這個情緒就產生了行為有三種可能行為(1)釋放(2)壓抑(3)中庸之道,釋放又有節制這張牌在講第二種狀況壓抑一個人常壓抑自己的能量是會生病的所以這股壓抑的能量需要理解在奧修的靜心裡有很多舒壓的靜心都是在安全理性的情況下疏導這壓抑的能量透過放掉這些壓抑能夠創造內在的空間讓頭腦烏雲散開一些能明白一些道理所以第一個幫助是靜像亂語靜心動態靜心或者運也是釋放壓力的好辦法第二個幫助是理解透過理解來轉換這股壓抑的能量等一下我會解釋何謂轉換能量我有一位信佛的朋友,她告訴我,她修忍辱但忍出一生病來忍辱是六波羅蜜之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忍辱是其中的修行修忍辱如果沒有伴隨理智去理解真的會出一身病來。忍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壓抑但又透過理解來疏導就不會有事例如我們說人與人之間如果沒有四種緣份就不會聚合在一起哪四種呢報恩的怨的討債的還債的如果遇到來討債怨的如果忍,怎麼還得了還有我剛才說能量是可以轉換的這股壓抑的能量透過理性的疏導後,它會有不同的能量我舉例子愛跟恨是不同的愛的能量跟恨的能量是截然不同的但是愛跟恨都來自同一個能量也就是說愛裡頭有恨頭也有愛當恨經過疏導,恨能轉變為愛透過什麼方法透過寬恕饒恕,恨就能轉變為愛所以如果你沒辦法愛那你就沒有辦法恨同樣的道理這壓抑的能量裡頭有創造力當你能理性疏導 這壓抑的能量就能轉變為創造的能量

 

    敍述:人有七情五欲,五欲是財、色、名、食、睡;七情是喜、怒、哀、、愛、惡、欲。在孩童時期,對情感、情緒的表達是直接而流動的;長大後,因受制約的影響,表達的方式轉向保守或壓抑。

「中庸」也告訴我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我們凡夫皆有情緒,但對情緒的紓發要有節制。

    奧修師父教導我們去表達而非壓抑,因為你所壓抑的情緒將會變成你無意識的一部分,且以無意識的方式來影響你,而健康表達情緒的方式不是把情緒發洩在別人身上,因那將會產生連鎖效應而回彈到自己身上。健康表達情緒的方式,是讓自己獨處一處,對空氣或枕頭之類的東西發洩你的情緒,打、跳、喊、踢或者做亂語靜心、動態靜心等等,這些健康的表達方式,能使你身心獲得健康。

牌義:能量卡住了、壓抑、受阻的能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gyana0936407824 的頭像
    agyana0936407824

    阿嘉娜塔羅牌教育訓練中心/鍾適惠園地

    agyana09364078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